一位上海老人,确诊胰腺癌晚期后,和90后女儿聊起“死亡”,没有掉眼泪,没说“不甘心”,只是用非常平静的语气,教女儿怎么接受现实。
我想,这份平静不是天生的。面对生命倒计时,谁能不慌?可他更慌的,是怕女儿难过、崩溃。所以,才把“离别”平淡地拆解开来:他说“这段路如果不走,十年后也得走”,是怕女儿太钻牛角尖;他说“不要为改变不了的事情过于悲痛”,是怕女儿困在痛苦里,无法自拔;他还说:“就当我去旅行了,只要你心里有我,早晚会回来的”。
许多网友为此泪目。有的想起妈妈,离开半年了,至今没收拾她的衣物,“东西还在,感觉气息还在”。有的怀念爸爸,“走了19年,一直都在我身边”……父亲不慌不忙地告别,大概就是想把更多温暖的回忆,留在女儿心里。
这位伟大的父亲,其实很平凡。他只是生怕女儿受委屈,到了生命最后时刻,还想着“怎么安抚孩子”。他不讲大道理,没要求女儿“必须坚强”,只告诉她“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”,即便自己快要撑不住了。
他给女儿上的最后一课,是“怎么面对死亡”,更是“怎么好好活下去”。以后遇到难处,想起爸爸说的“别为改变不了的事难过”,会多一点底气;晚上睡不着觉,想起爸爸说的“心里有他就好”,会少一点孤单。
很想对女孩说,接下来多陪陪爸爸,不必刻意表现得坚强,想哭就哭出来。老人要的,不是你“假装没事”,而是你能好好陪他走完最后一程,并带着他的爱,快乐地做自己。对爸爸的最好回应,就是将他的所有温柔记在心里,好好吃饭、好好睡觉、好好生活,把今后的日子,过成他最期待的样子。
贵丰配资-配资之家网-股票开户办理-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